【媒体关注】15万人次“围观”上应大这堂劳动教育课
发布时间: 2020-05-06 浏览次数: 36

        来  源:劳动报,2020-05-01

  原文标题:劳模导师在洋山深水港开讲,15万人次“围观”上应大这堂劳动教育课

  记  者:郭娜


上应大将研究如何将劳动与教育深入结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构建具有应用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个简单的集装箱松箱的动作反复琢磨研究了几千遍、上万遍;面对潮水涌浪大风雨雾等季节性天气影响,在高空精确控制设备将集装箱摆放到预定位置,误差不能超过一个拳头的大小;工作在码头第一线,一年365天不间断的生产作业,逢年过节心理只有对工作的坚守……”5月1日,“桥吊状元”、全国劳模张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首批劳动教育特聘导师在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为该校师生们上了一堂特别的劳动教育课。

  张彦围绕《立足平凡岗位、谱写青春华章》的主题,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桥吊司机,如何在十五年时间里不断提升技能,从普通学徒最终成为“桥吊状元”的成长历程,他总结到:“始终立足于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努力钻研,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地岗位技能,并且伴随着企业地发展不断地成长,才能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舞台上抓住机遇并创造出一定地业绩。”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才让当年初入岗位的“最差生”奋进到“最优生”,最终成为上港集团首席高级技师。

  本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全校共上劳动教育现场课暨“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首场报告会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的关注,直播点击量近15万人次,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一场劳动教育的精神洗礼。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举行德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与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作,协同探索、积极实践如何创新并丰富学校劳动教育的载体与内容。

  此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还于4月29日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重点积极探索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未来,上应大将继续研究如何将劳动与教育深入结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构建具有应用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来  源:青年报·青春上海,2020-05-01

  原文标题:这堂特殊的劳动教育现场课上进了洋山深水港

  记  者:刘昕璐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洋山深水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校劳动教育现场课。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上港集团首席高级技师、学校首批劳动教育特聘导师张彦在他的工作现场为全校学生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劳模精神,给青年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精彩纷呈的劳动教育。

  本次“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全校共上劳动教育现场课暨“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首场报告会,通过全程网络直播,为青年大学生带来一场劳动教育的精神洗礼。

  一个简单的集装箱松箱的动作反复琢磨研究了几千遍、上万遍;面对潮水涌浪大风雨雾等季节性天气影响,在高空精确控制设备将集装箱摆放到预定位置,误差不能超过一个拳头的大小;工作在码头第一线,一年365天不间断的生产作业,逢年过节心理只有对工作的坚守……正是这样的劳模精神,才让当年初入岗位的“最差生”奋进到“最优生”,最终成为首席高级技师。

  张彦围绕《立足平凡岗位、谱写青春华章》的主题,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桥吊司机,如何在15年时间里不断提升技能,从普通学徒最终成为“桥吊状元”的成长历程,并从传承、坚持、和引领三个方面诠释心路历程。

  张彦的讲述让老师与学生们多次动容。计算机学院辅导员江旭恒说:“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那就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要一起学习劳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激情飞扬、意气风发,用一身铮铮铁骨将梦想与激情浇铸于对事业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

  化工学院的梅家钰同学感慨地说,能生处一个新时代,作为青年我们应该感到十分骄傲和幸运,也要格外珍惜这样的时代,更要看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要用劳动与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上海奉贤区海泉路100号 邮编:201418 电话:021-64941200
Copyright©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