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首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冯新亮应邀在我校奉贤校区做了题为“Graphene and 2D nanohybrid generation of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宋敏娟接见了冯新亮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发展现状,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德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校工会、人事处、国际交流处、科技处及校优秀青年教师联谊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冯新亮教授来我校做报告1](/_upload/article/97/07/d8/f7e38ed6498cbab2c917e3255775/95d80c33-5b01-4f95-a739-f6408b6aac17.jpg)
![](/_upload/article/97/07/d8/f7e38ed6498cbab2c917e3255775/be241373-7ce3-4a8c-8af9-a5a3b268dfeb.jpg)
报告会上,冯新亮同我校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在石墨烯二维材料领域获得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德国的科研环境及科研现状。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精彩,让与会师生获益匪浅。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就报告相关的学术细节及如何开展科研工作等问题进行现场请教,冯新亮均给予了细致的解答。
来自材料学院、化工学院的教师及研究生1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冯新亮简介】
冯新亮: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首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在德国获得化学学科终身教职的华人第一人。主要从事有机共轭小分子和高分子、石墨烯基二维材料、富碳材料及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材料器件性质研究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 Angew. Chem.Int. Ed., Nano Letters,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等国际顶尖的材料和化学学术杂志(影响因子>10)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结果多次获得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Angewandte Chemie, Materials Views等杂志亮点报道。他曾荣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9年度青年化学家奖,第三届欧洲青年化学家奖(2010年,决赛选手),国际电化学学会(ISE)2011年度青年科学家奖等称号,并于2012和2013年,先后参与组织筹划并作为子课题组长承担了相关领域两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子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近一千万元人民币,是欧盟旗舰项目“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决策成员,以及欧盟和德国自然科学基金、巴斯夫企业基金的负责人,海外负责的经费累计超过一千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