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在学校发给2014级每位新生的“大礼包”中,有一样往年没有的“礼物”,这就是由我校编写印制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礼仪手册》。这本小册子是学校于2013年10月开展的“文明礼仪修身工程”的建设内容之一。该手册涵盖的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包括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网络礼仪、社会公德礼仪、工程师文明素养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并摘录有名人礼仪故事、中外经典礼仪名言等,旨在推动同学们以礼仪规范提升气质风度,以名人礼仪故事陶冶道德情操,以经典礼仪名言提高人文素养。 ![](/_upload/article/images/aa/6d/d111919b4a5d980cfda37be5981f/f8ee1dca-4052-4c1e-8198-5987269e1160.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学生礼仪手册》的编写印制,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行为遵循;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将文明、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日常言行举止上,从而更好地成人成才。 上个学期,在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教务处、后保处及人文学院等共同的努力下,学校陆续开展了礼仪系列讲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知识辩论赛、大学生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并开展了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餐厅等建设和评比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习近平语)。蔡元培先生在谈到大学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时曾说:“体魄康强,精神活泼,举止端庄,人格健全,便是大学生的风度。不倦的寻求真理,热烈的爱护国家,积极的造福人类,才是大学生的职志。有学问的人,要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心胸,要有‘珠藏川自媚,玉蕴山含辉’的仪容,处人接物,才能受人尊敬。”礼仪、礼貌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从《尚书》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到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都揭示了这一道理。礼仪是待人处事的准则,是人与人交往的规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礼仪是立身处世的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始于修身。大学生只有学会尊重他人、礼让他人、推己及人,才能真正学会做人。良好的礼仪素养,能够为大学生实现青春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美好心灵的展现,是人生道路上的通行证。只有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希望广大上应学子能从《大学生礼仪手册》中,学习到生活、交友的各种规范和准则,感悟到礼仪背后的尊人尊己、诚实守信和与人为善,在提升礼仪素养和人格境界的过程中,成长为彬彬有礼的君子。 |